緊接着“四方安全對話”高峯會議的結束,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奧斯汀已經啓程訪問日本和韓國,他們將與日、韓兩國的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舉行“2+2”會談。
本次出訪最引人矚目的也許是美國新任國防部長奧斯汀在結束對日、韓的訪問後,將繼續前往印度,與印度國防部長進行會談。奧斯汀目前正在夏威夷訪問美國的“印度-太平洋司令部”,前不久,該司令部司令戴維森海軍上將在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上作供,詳細描述了他對印度-太平洋形勢的看法,他提出,印度是美國“21世紀曆史性戰略機遇”。這一證詞獲得了美國國防部和部長奧斯汀的支持。
美國總統在星期五的“四方安全對話”中,已經把印度-太平洋認定為美國國家安全的“中心”地區。此時此刻,奧斯汀對印度的訪問,具有特殊重要意義。
從表面看,去年爆發的邊境衝突似乎是中、印兩國關係下降的主要原因,其實對印度而言,更重要的是印度對印度洋的霸權和控制。
中國和印度死對頭巴基斯坦的緊密關係,中國的“一帶一路”戰略佈局,以及中國在吉布提、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等三地建造的海港,使得印度感到“腹背受敵”,這是印度快速向美國靠攏的主要原因。
美國和印度之間的軍事合作,從美國向印度提供情報及後勤援助和印度向美國大量購買軍火開始,雙方的軍事合作越來越密切,難怪很多人懷疑印度可能已經開始拋棄該國傳統的“不結盟”政策。在這樣的背景形勢下,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對印度的訪問並顯然有所指和有所圖。
奧斯汀是美國對華政策的強硬派。美國雖然還沒有完全退出中東,但是毫無疑問,美國已經把戰略重點從中東轉向印太。美國國防部還成立了一個有針對性的“中國工作組”。
昨天,奧斯汀對記者毫無掩飾地指出(點擊這裏),美國和盟友之間的同盟和夥伴關係,是美國對中國的“不對稱”優勢,他本次出行,就是為了加強這種同盟和夥伴關係。美國將發揮這種優勢,在印太地區保持針對中國的威懾態勢。
根據美國國務院公佈的資料(點擊這裏),美、印之間的軍火貿易在2008年是零,而去年已經增加到200億美元。美印之間已經簽署多項軍事合作協議,美國把印度定義為“國防合作伙伴”,距離“軍事同盟”關係僅幾步之遙了。
此外,從“供應鏈”和“經濟安全”的角度來考慮,美國也有意發展和印度的關係,使印度取代中國。前天,白宮首席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向記者宣佈,美國正在策劃“大膽的”供應鏈重組計劃。